回应海南莫雪花: 恒生仁波切弟子要说的话(一)

回应海南莫雪花: 恒生仁波切弟子要说的话(一)

回应海南莫雪花: 恒生仁波切弟子要说的话(一)


跟着HH第三世多杰羌佛学习二十七年的陈宝生(恒生仁波且),在网上发布了一纸声明后,带着若干弟子正式脱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授,表示要引领弟子回归释迦牟尼佛的法源。

 

对纯真而忠诚的陈宝生的弟子而言,或许「上师只是想带着27 年来想要跟着自己的眷属离开,修学释迦世尊的三藏教法,没有去带别人的弟子」,乍听之下,这样的上师不仅顾全大局,忍辱负重,并企图带领弟子走向一条学佛的康庄大道。但殊不知这正真实反映陈宝生对伤害初学佛者慧命毫不在意。

 

为什么要这样说呢?因为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于离开,而在于动机、目的。

 

这也不是维护哪一方的问题,而是学佛的基本道理是什么?依法不依人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

 

展开理性的思维及判断吧!

 

首先,文章提及「第三世多杰羌佛一方所发的信息,远远超过了恒生仁波切一方」。试问这个现象的背后意谓着什么,你思考过吗?就你而言,片面陈词,这是动员、是组织、是谩骂、是抹黑。但事实真相真是如此吗?口喊冤枉,不等于没有犯罪事实。来自陈宝生亲近弟子自己举证历历的陈述,清楚明白。如果没有坚实的法律证据及亲身经历,试想一般人犯得着这样抛头露脸,公开自己的身份,做出明确的证词说明吗?这岂是所谓用一种「抹黑」、「受害」的姿态带过即可了事?怎么不提佛教总部曾发文赞扬陈宝生建立大量闻法点的功德,多么慈悲?

 

你又「再问第三世多杰羌佛如果是佛陀,那么应该有佛陀的慈悲」。那么之于你来说,什么是佛陀应该有的慈悲?是出于人为的想像,符合个人认同的才算吗?佛陀应机教化,时作狮子吼,时作菩提音,时而垂眉,时而怒目,凡夫又能判断什么?何况佛陀如果不慈悲,怎么不在圣德考试结束后,直接点名道姓,说谁退道,还留人一条后路?不正是佛陀慈悲,谆谆教化,留下行人改过自新的道路!佛教总部怜惜众生慧命如风中残烛,多次发公告要大家鉴别正邪,明确说明各种段位的考试标准,蓝扣三段以下不为圣德,非了生脱死者,望大家具有正知正见,不要被妖邪所惑。问题是公告发了,却阻止不了他毁佛谤法的事件发生。试问这是佛菩萨不慈悲吗?究理来说,一个正信的佛弟子,遇到邪师邪见,不该起身为续佛命,无畏护法吗?还是佛弟子们无视陈宝生自己不珍惜多年来建立的正法法缘,再任其成为佛教诈骗犯,继续伤害众生,依旧默不吭气?

 

再谈谈文章中对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理解吧。你是否深入闻听过法音,或是恭读过佛书?若真深入经藏,做过功课,理性思维过佛陀身份的成立,是政府法定、各大教派行文认证、五明俱足的果显、金刚法曼灌顶定性择决…….便应思考这大把大把证据,岂是自吹了事?你一句「再问第三世多杰羌佛如果是佛陀」,有没有想过这种认识是出自个人意识还是陈宝生的诡辩说明呢?殊不知这种认知充满着对佛陀觉量的无知之识。基于这种错误认识,自然归结出「第三世多杰羌佛和释迦牟尼佛教法无分,那么我们只学习释迦牟尼佛的经藏又有什么问题」的谬论。

但法义使然,岂可不分?多杰羌佛即是金刚总持,又名持金刚,金刚总持是佛,而且是原始第一报身佛,由法身佛阿达尔玛佛(普贤王如来)化显的报身相。普贤王如来为法身无相,无言,无形,如是无说法之主,无主故不能渡众生。由是因缘法身无相佛正觉圆满出第一个报身具相佛,报身具相佛再化身金刚薩埵等,为区别故,法身佛命名为阿达尔玛佛,报身佛命名为多杰羌佛,化身即金刚薩埵,实际即是普贤王如来,即是阿达尔玛佛,即是多杰羌佛。实则无二佛,而是为法身、报身、化身之别使然。就燃灯古佛亦是多杰羌佛化身,为释迦牟尼佛授记成佛的也正是燃灯古佛。此义显、密经藏有之,毋需辩言!

 

汝等初入佛门,敬师、爱师理所固然,未入法义,亦在所难免。但陈宝生枉顾众生求道渴切,硬是把坛城的皈依境法相拆除,直说要回归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本源,这就清楚明白的是诳惑众生了。释迦世尊犹称燃灯古佛为师,燃灯古佛为多杰羌佛之化身,陈宝生这种行径难道不是欺师灭祖吗?真的如你所言,没有分别吗?何况众生万劫难得人生宝,此生能得逢正法,多么艰难?你难道不想成就吗?若是,众生是依佛成就?还是依一个经教不通,经论百题考试中,只得个不到二十分的人成就?

 

《虚空藏菩萨经》云:「 初发心菩萨欺妄两舌,希求名称利养恭敬,赞大乘经为他解说,而语人言:『我是善解摩诃衍者。』为贪利故,见他解说大乘经典得供养者,憎毁轻疾而自贡高,虚诳妄语得过人法。作行者离安隐处犯波罗夷,于大乘中为犯最重根本罪也。」

 

经典教理如是,说得再清楚不过了。一个欺妄两舌,希求名称利养恭敬,赞大乘经为他解说,却是为贪利、得供养者是什么罪呢?是犯最重根本罪的人啊!这才是陈宝生要脱离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动机与目的。

 

今天陈宝生的弟子们走出来揭开他的画皮,我们难道还不清醒头脑,好生举起金刚锤,摧邪显正?一个初发心的菩萨,乘着正信之船,进入到大乘深广法海里面,随时都有自坏信船,失却慧命的风险。何况菩萨有十地境界,未证不退地境,随时都有失道的可能,陈宝生比起菩萨境地,又是何如?

 

人身难得,解脱道难成,逢佛陀正法,方能销我历劫颠倒想,不历僧祇获法身。再不树起正见法幢,终将为邪师所用,解脱无期。

 

本文章链接:http://blog.xuite.net/bodhipath/compassion/511901587